蓓蓓老師開唱了👏來賓掌聲鼓勵鼓勵👏
今天來到雲林縣褒忠鄉田洋村-鄧麗君的出生地,當然要唱一段“何日君再來”緬懷鄧麗君,這位擁有「十億個掌聲」美喻的流行音樂先驅,才貌雙全,在華語樂壇留下眾多的作品,鄧麗君-永遠的軍中情人,我們懷念您!
當天假日2021/3/7我們帶著孩子們玩玩雲林古坑綠色隧道市集後,驅車前往鄧麗君(筠)出生地走走看看,拜訪這位逝世的巨星故居,小朋友們雖然不知道鄧麗君阿姨是誰,但是經由媽咪解釋後,並且唱了一首「何日君再來」,他們大致上了解這位歌后存在的年代,是流行歌曲蓬勃發展的大時代。 這裡設立了鄧麗君出生地文化園區,因為鄧麗君這位歌手姐姐,我也學到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,對我來說,在我童年記憶中,鄧麗君姐姐的歌曲是伴隨我成長的呢!猶記得小時候還有歌唱卡帶的時候,我媽媽還有爸爸,一出新的專輯就去買來家裡練唱,造就了我很會唱歌的能力。 現在到了鄧麗君的出生地,時光彷彿拉回到我幼年學歌唱的年代,雖然我與鄧麗君姐姐的年紀相差30年,不過她留下的雋永之作,我想,現代的人,也是隨口都能哼上幾句的呢!
可以先將車子停在鄧麗君文化園區中的停車場,再沿著頂田路步行過去,停車場是免費的唷!還有一座小公園,還有休息涼亭,可以走走看看再步行到文化園區。
1953年1月29日,鄧麗君出生於臺灣省雲林縣褒忠鄉田洋村、排行老四,上面有三個哥哥,是父母親唯一的女兒,在鄧媽媽生下鄧麗君前,原本鄰居有一位膝下無子的太太已經與鄧媽媽商量好,如果鄧媽媽再生下男孩,就送給那位鄰居當養子,不料生下來是女兒,鄧麗君的出生為鄧家上下帶來一片歡樂聲,已育有三子的鄧爸爸已年屆四十,中年得女讓他領略到有女萬事足的滋味。
父親鄧樞是軍人(河北人),母親趙素桂是山東人,在1942年跟隨國民黨撤遷到臺灣,兩人於1943年結婚。取名「鄧麗君」乃因為鄧父軍中的袍澤提議,仿傚清代小說《再生緣》中元朝才女孟麗筠,而「筠」(注音:ㄩㄣˊ)與「君」在國語字音雖不相近,但是有邊讀邊時,易誤唸為君,所以之後易名「鄧麗君」。
鄧麗君的家境並不富裕,鄧爸爸在軍中服務,剛到臺灣時常隨部隊四處遷徒、居無定所,1952年在雲林縣褒忠鄉租房子居住,隔年鄧麗君出世,鄧爸爸從部隊退役後舉家又搬到臺東的池上,並在軍營營區附近開麵攤,全家人一起幫忙做生意。
1954年,在五弟鄧長禧1954年出生後搬到屏東市眷村,在這裡小鄧麗君展開她的童年時光。她年幼受喜歡黃梅調電影的母親影響,對小調及歌仔戲感到興趣,上幼稚園時她舞蹈、朗誦樣樣行,她常常跟著收音機裏的歌聲唱唱跳跳。當時臺灣農村有四處公演的歌仔戲團,也是鄧麗君模仿的物件。五歲時,鄧麗君的父母安排她到屏東市仙宮附近學習芭蕾舞。
1959年舉家再移居臺北縣蘆洲鄉(今蘆洲市)眷村,就讀蘆州國小。小學時代的鄧麗君,不時利用課餘時間隨駐紮於學校附近的空軍93康樂隊到處勞軍表演,也曾參加僑大先修班的校內晚會演出,其歌唱天分亦嶄露頭角,從流行歌曲到黃梅調,聽過兩三遍就會跟著唱了,並經常參加學校的各類演出活動。在父母親的培養下,七、八歲時正式接受了歌唱訓練。
鄧麗君曾經這樣說:「在從前,唱歌對我來說只有一個唱字,站在臺上心裡還有點害怕,感情和外型都不敢太過分。但自從到了日本,才明瞭表演是怎麼回事,我學會了放開自己和盡情地表現,這才叫做真正的唱歌。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,不過我是覺得不管作什麼事情都好。我今天雖然是個歌星,但是我唱歌的時候把我所有的感情,所有的FEELING,都用我的歌聲表達出來了。內心的感受,不管是歡樂也好、寂寞也好、痛苦也好,我只是用歌聲來表達的。」
探訪昔日鄧家房東的古厝女主人章老太太的女兒,她說:「她17歲時,她的房間是讓給鄧麗君父母居住的」,並得知:自從1954年鄧家搬離本鄉田洋村之後,一直到揚名於華人世界,鄧麗君始終有回出生地一遊的願望,但總因行程繁忙,不克返鄉尋根。身為本地人如不知歌后出生地的古厝在那,那真的會不好意思的。
有關「鄧麗君故居路線」建議您可以使用電子地圖查詢你要到達的目的地後,進一步使用路徑規劃喔。
(資料來源:雲林縣褒忠鄉公所網站)
錄音室專輯:
精選專輯:
名稱 | 專輯詳情 |
鄧麗君名曲歌集《晶晶》 |
|
鄧麗君名曲歌集《採紅菱》 |
|
鄧麗君蒞港演唱名歌專集《一見你就笑》 |
|
鄧麗君蒞港演唱名歌專集《尋夢園》 |
|
《昨夜夢醒時》 |
|
鄧麗君金唱片《勸世歌》 |
|
鄧麗君精選名曲《幾時再回頭》 |
|
名稱 | 專輯詳情 |
《我的愛情像星星/誰來同情我》 |
|
《轟動閩南語歌曲》 (閩南語) |
|
《快樂的恰恰姑娘》 |
|
島國之情歌《再見我的愛人》 (又名:《就這樣約定》) |
|
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
💖本篇文章在防疫時期,僅供旅遊景點參考,有呼吸道疾病及身體狀況不佳的民眾需在家休息,雖然戶外活動很棒👍,但是也要視身體健康狀況而定,隨身攜帶口罩、勤洗手,酒精噴霧消毒,才是上策喔!
🧡祝福大家平安健康,疫情快結束。
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加入我的
與您分享美食、音樂、生活、旅遊資訊